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国内资讯

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三大启示

新闻时间:2017-10-23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ztcjjt
 十一国庆黄金周,婺源乡村旅游火爆,七天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亿多元,旅游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近日,记者与参加“万达文化旅游城·全国主流媒体走赣鄱”活动的20多位同行一起,走进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体验其旅游业的独特魅力。婺源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经验,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颇具启示意义。
 
1、高水平规划
 婺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打出中国旅游强县、最美六大乡村古镇、十个赶紧要去的地方、梦里老家等十多个招牌,提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和“世界最大生态文化公园”的目标,从规划上着手,打造国内著名、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婺源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上舍得花钱,先后投入超过1000万元聘顶尖团队中国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四个层次的规划,包括旅游产品总体规划、具体的景区开发发展及保护性规划、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控制性详规、江西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使乡村旅游开发从民间散乱、小打小闹开发转向高水准、综合性大开发。
该县要求全县每一幢房子、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道路、每一片绿化,甚至每一扇门窗、每一处栏杆都按景观物的要求来建设或制作,全面地融入地域的特色,形成“处处风光步步景”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同时,注重风格的统一协调,景区内的景点建筑、村民建筑、单位建设都紧扣旅游主题,彰显地方特色,新建房屋基本上采用新徽派风格,县内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可视范围,油菜种植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了“油菜花经济”,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每年套种梨树、桃树等带花苗木15万余株,形成“花开百村景象”,使婺源乡村旅游有看头、看不完。
启示:
 乡村旅游最大卖点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发展乡村旅游最怕的是大拆大建、小打小闹、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规划,形不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东一点,西一点,成不了大气候。
 反观乡村旅游,总的说来还是比较缺乏统一规划,规划的质量、规划的档次、规划的实施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2、与农民共建
  “婺源归来不看村”,婺源有大大小小村落1400多个,其中古建筑是其发展乡村旅游最具含金量的家底。如何在城镇化的现代语境中保留一份原汁原味的村落文化,打造乡土韵味十足的田园风光?
 婺源县委书记介绍,该县对古村落、古民居、在建筑的开发,首先征求村民意见,与村组老百姓达成共识,与每家每户签订合约。如果村民同意,双方按约定履行义务,开发后给村民相应利益。如果村民不同意,那就暂时不开发。旅游开发是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的,不搞强制开发。正确处理好相关各方面利益,才能避免矛盾,实现多赢。
 该县旅游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婺源通过对古民居进行收购、对村民自主开发的景点予以补助、以旅游资源入股、参与农家乐和农特产品经营、提供景区公益岗位、从门票收入中按一定比例给镇里村里划拨经费、给群众分红等多种途径,让当地群众增加收益,妥善处理好了旅游开发与当地群众的利益关系,调动了村民参与旅游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婺源景区农民依托村落景区的发展,在旅游公司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经营茶叶、砚台、竹木工艺品、特色风味食品、干山货等生态特色物产,有效解决了古村落既作为景区又作为农民生产生活区的矛盾。
启示:
 乡村旅游是以独特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特点,依托农家乐的形式,形成一地一特色的农业及生态条件,开展旅游活动。农民是经营主体,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乡村旅游无论哪一项,都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婺源的乡村旅游全国闻名,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景区与农民共建,利益与农民共享,农民参与积极性高。
 发展乡村旅游也有很多有益条件,有很多古村落古民居。关键是要在做好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旅游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引进资金,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好。  
 
 
3、注入文化元素
 秋到婺源,虽与摄影家镜头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失之交臂,但梯田上金黄的稻田和穿越时空的古民居,却给记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婺源篁岭村,据说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地,建在陡峭的山坡上的几十幢房屋左右粘傍,上下依靠,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这个季节,篁岭家家户户开始晒秋。黄豆、稻谷、辣椒平铺晒开,圆圆的晒匾里是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和依山而建的白墙灰瓦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晒秋人家”。
 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说:“我们把晒秋做成文化、做成一个产业,让游人来这里体验感受一种异样的生活方式,形成独一无二的晒秋人文景观。”
 婺源县有关领导介绍,近年来,该县围绕“文化与生态”主题,通过挖掘整理,对古建村落、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开发人文景观,形成了以乡村风光为外在、以传统徽文化为内核的独特风格,促进了婺源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
 到婺源,除了看风景,更深层次、更能消磨时光的是看文化。这里有朱熹理学文化和寻根问祖文化,有徽派建筑和婺源“三雕”,有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落、民居、寺庙,还有傩舞徽剧。到婺源,即使错过了春天油菜花,全县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也会让游客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启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发展乡村旅游要善于利用乡村的“老气”和“土气”,乡村中很多老树、老桥、老街、老房承载着很多古老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婺源因生态而美丽,因文化而生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婺源乡村旅游声名远扬。反观我区乡村旅游开发,很多产品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开发上,缺乏深度的创新和独特的创意,文化内涵不足,产品的品位不高,一些乡村旅游仅满足于吃土鸡土鸭、打“拖拉机”和麻将上。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广西不妨借鉴婺源经验,以田园风光为韵,以乡土文化为魂,抓文化,挖历史,让乡村旅游生根。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混凝土切割机 智慧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