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四川公路勘察设计:从洋为中用到开放共享

新闻时间:2018-07-24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ztcjjt

主人公:四川公路勘察设计

讲述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四分院总工程师刘家顺

在刘家顺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8—2030年)图,刘家顺一边指着图纸上的规划线条一边说:“你看,从这里到这里以后要建成成都到昆明最近的一条高速公路……”刘家顺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参与四川南向出川大通道——成丽仁沐新、西昌—香格里拉等高速公路方案研究和设计。

1985年,四川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进入前期研究、勘察及设计阶段。历时9年,成渝高速公路终于建成,大大缩短了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刘家顺还记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那天,老百姓们扭着秧歌跳着舞庆祝的场景。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全国领先,随着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四川的高速公路设计者们也在不断探索着更先进的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勾画着四通八达的四川高速公路网。

洋为中用从零开始积累经验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大幕。随后,四川迎来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的建设。198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家顺进入项目部,开始参与设计工作。

成渝高速公路的建设面临不少困难。当时四川经济、技术落后,参加项目的工程师以上职称人员少,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另一部分则主要是像刘家顺这样刚毕业的学生。既有的公路设计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工程需要,要怎样才能建设一条方便百姓生活和出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高速公路?

为了克服难关,四川省从零开始、“洋为中用”——学习国外高速公路互通、机电、收费、服务及营运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的新技术,引入欧美高速公路的管理新模式。“当时,我和我的同事们坐在类似教室的地方,听外国的专家们讲课,打心底觉得他们的建设管理模式非常先进科学。”刘家顺说,这种学习模式,为四川省高速公路设计和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

成渝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历程艰难,公路设计者们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了许多设计经验,并应用于之后的高速公路设计中,如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确定需有前瞻性,高速公路设计应充分协调沿线城镇及规划,安全耐久第一等。“当时四川技术水平低,穿越龙泉山段为了缩短隧道长度,采用了60公里设计时速,弯急陡坡多,使用效果较差。一条高速公路通道走廊资源是唯一的,将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较低的技术标准改扩建为较高的技术标准,非常困难和不值。”刘家顺说。

开放共享“四川造”解决方案

在刘家顺看来,四川高速公路设计规划理念能积累出全国数一数二的“四川经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是在‘洋为中用’、积累经验,进入21世纪后,我们开始进行设计理念变革,转为重视建设与保护并存,并推进高速与高品质发展。”刘家顺回忆,改革开放初期,受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所限,设计者都尽量少采用造价高的桥梁、隧道,只片面追求工程经济性,忽视环境保护,造成大填大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除了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理念的更新,设计者越来越重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2002年,川九公路改建工程成为设计理念转换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在工程方案研究中我们一开始准备按照过去习惯做法,对位于九寨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九道拐回头曲线段改线新建,对森林破坏极大。后来我们比选了国际上类似工程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应用新技术、加强交通安全设施等措施,采用了维持原路改建方案。”刘家顺介绍,川九公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生态原貌,成为公路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典范,引领和示范全国高速公路高质量建设。

现在,四川正在探索和总结“安全防灾、绿色生态、融合协调、智慧便利”的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切实保障公路和游客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建设安全生态的融合智慧公路品牌。

上世纪80年代从学校毕业的刘家顺与四川交通一路成长,参与了30余条高速公路设计,看着四川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高速公路网逐渐形成,他觉得十分自豪。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刘家顺有新的愿望:“理念是先导,是指导设计的方针,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精雕细琢的蓝图。经过40年的摸索,四川的公路设计经验已经走在前列。一开始我们靠的是学习,把人家国外先进的经验引进来,现在我们也想把我们的经验成果分享出去,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公路设计难题用上‘四川造’的解决方案。”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混凝土切割机 智慧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