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清代其他形式的园林-孟表柱分享

新闻时间:2017-01-04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公路设计

    清代的公共园林没有新的发展,依然沿袭前朝的方式。其他的一些园林形式,如衙署园林、书院园林在这一时期有所发展,在数量上有所增加。
 
一、公共园林
 
    从宋代开始繁荣起来的市民文化,与皇家、士流的雅文化相互影响,到清中叶和清末已经臻于成熟,具体表现在小说、戏曲、表演、绘画等方面,城镇的公共园林作为这种文化的载体和依托也随之兴盛起来。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如江浙一带的农村,公共园林也十分兴盛。
 
这一时期的公共园林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依托城市水体水系,或利用水利设施因水成景,成为开放的绿化空间。一般来说,城市及近郊的公共园林大多属于这种情况。例如,北京的什刹海就是内城的最大的一处公共园林。它因景色优美,酒肆众多,周围多有古寺、名园,倚窗对水,颇有江南风致而闻名。陶然亭是清代北京的又一处著名公共园林,亭依一个天然水湖而建,取自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除此之外,济南的大明湖、南京的玄武湖、扬州的瘦西湖、昆明的翠湖都是依水而成的城市公共园林。
 
    第二,利用著名建筑物的旧址或遗址,或者是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名迹,经过园林化处理而成为公共园林。如四川的杜甫草堂、桂湖,是利用名人的故居;河南苏门山的“百泉”与“啸台”因晋时的孙登、阮籍而知名,结合优美的自然景观,加上历代的整治,成为了远近皆知的大型公共园林。
 
    第三,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多见于经济文化繁荣发达的江南地区。在清代,皖南的徽商在家乡常常出资修建村内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园林,如楠溪江的水口园林,歙县的檀干园等。檀干园位于歙县的唐模村,是一处水景园,水体兼有水库的作用。园不设墙,内有亭、榭、会馆等园林建筑,布局疏朗有致,与清溪、石路和村落融为一体,一派天人和谐的景象。
 
二、衙署园林
 
    清代的衙署园林与之前的衙署园林一样,都是在官衙府邸内单独辟出一部分作为随任眷属的居所,并有一些园林的建置,相当于宅园。现存的比较完整的有河南的内乡县衙的园林。
 
三、书院园林
 
    作为中国古代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代,其选址常常在环境清幽、远离城市的风景秀美之地。清代的书院建筑较多,其中有许多设有园林,即书院园林。现存的有云南大理的西云书院、安徽歙县的竹山书院等。
 
文章出自市政设计www.ztcjjt.com,转载请注明。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混凝土切割机 智慧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