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

新闻时间:2021-02-06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ztcjjt

1工程概况

本公路工程设计速度60km/h,采取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3m,包含:行车道宽4×3.5m+中间带宽3.0m+硬路肩宽2×2.5m+土路肩宽2×0.5m。沿线设置中央分隔带,统一采取波型护栏结构形式。考虑到平交口车辆通行的便捷性要求,于中央分隔带处设开口,端部为半圆形,总长度40m,采取2km的间距控制标准。受平角长度的影响,导致实际施工中部分开口无法顺利完成施工作业,可适当调整位置。

 2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现场交通量的分析。全面的勘测是改扩建路基路面工程的首要环节,所得信息可作为设计的参考,但从现阶段的改造工程施工状况来看,缺乏对现场交通量的考虑,导致道路宽度设计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改扩建工程竣工后道路总体通行能力依然偏低。

(2)新旧路基的加宽拼接不到位。旧路基加宽难度较大,但该部分对改扩建工程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若缺乏合理的处理措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纵向缝隙。从工程实践来看,旧路基加宽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新旧路基难以形成紧密结合的关系,出现差异性沉降,使公路整体施工质量偏离预期。

(3)原有公路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改扩建工程对现场施工条件提出较高的要求,部分施工单位在改扩建期间并未充分利用原道路,此情况下施工效率偏低、成本提高。

 3线形设计的优化

改扩建的核心目标在于提高公路的通行服务能力,在设计阶段必须以车辆的通行需求为立足点,营造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改扩建设计方案难以兼顾多项车辆通行需求,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其中以线形指标控制不当最为明显。为解决此问题需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平面线形

部分路段的直线长度已经达到改造要求,因此无需对该部分编制直线设计方案,此时仅需考虑需要改扩建的部分。通过曲线对接的方式能够对交点进行连接;若遇到反向曲线,此时则要在原基础上增加曲线半径,从而实现有效的对接。此外平曲线的设计也至关重要,该段将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状况。理论上,若原公路已经满足改扩建的要求,此时可直接使用该路段,不对直线的长度或曲线的半径采取改造措施。

3.2纵断面线形

经过改扩建后公路技术等级随之提高,部分路段的纵坡难以满足全新的要求,因此要合理调整纵坡。若出现竖曲线长度不足或半径不合理的情况,此时也需要及时改进。改扩建可以理解为是基于既有道路的优化工作,需要兼顾坡长、坡度等因素,明确其对改扩建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以满足改扩建要求为基本前提,尽可能选择较大的半径及长度,目的在于保证行车安全性,提高舒适性。

表1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表
表2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集料级配

4路面设计优化

考虑到施工与养护要求,需要尽可能使路面结构具有一致性,本工程的路面结构采取的是AC-13F中粒式和AC-20F细粒式两类,各自的结构层厚度为6cm和4cm,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封层选择乳化沥青,设置36cm厚的水稳碎石基层以及18cm厚的水稳碎石底基层,加强对级配的控制,具体要求如表2所示。路面改扩建设计与优化工作中,需充分考虑到原路面的使用状况,若可以满足改扩建所提出的要求则给予保留,以发挥出原道路结构的作用,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成本投入。

5路基及排水设计的优化

5.1低填浅挖路基设计

路堤高度H<1.42m时视路堤高度超挖,开挖施工中要注重对原地面压实的控制,该值至少达到96%,同时在路床回填时选择具有较强透水能力的砂砾作为填料;若为零填路基则要完成清表作业,开挖深度控制标准为路床顶面下方80cm处,由于施工量较大,因此分层依次完成碾压作业,确保压实度≥96%。部分路段以全风化岩石居多,需通过超挖的方式处理该处的岩层,再回填与碾压,使填料压实度≥96%;对于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土质可视实际情况合理改良,或是采取换填处理措施。

5.2桥头路基设计(台背)

桥头跳车是道路工程中极为普遍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需选择砂砾作为填料,原因在于其具有较好的透水性,经过碾压处理后保证压实度≥96%。桥隧相接处纵向地面坡度偏大时,按1:1纵向坡度开挖台阶,台背回填浆砌片石。

5.3挖方路基设计

挖方路基的设计覆盖面较广,需考虑到现场的地形、水文、路堑边坡高度等因素。本工程中覆盖层以卵砾石土居多,基岩主要包含砂岩、泥岩、粉砂岩3类。综合考虑路堑边坡高度,对于该值在30m内的情况,按如下方法控制路堑边坡的坡率:

(1)对于卵砾石路段,为1:0.5~1:0.75。

(2)对于岩质边坡路段,为1:0.5~1:0.75,具体要考虑岩层风化情况,在该区间内合理调整。若为顺层边坡以同岩层倾角为基准,所采取的边坡坡率与之保持一致。对于放坡难度较大的情况,若采用陡坡率时则要采取加固处理措施,考虑到强风化~中风化软质岩的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该处需尽可能放缓边坡。挖方路堑边坡设计中,高度通常采取以8m或10m为一级的方式,同时各级分别设平台,宽度控制标准为1.0~2.0m。

5.4半填半挖及填挖交界处路基设计

本工程以原有的公路为基础,采取单侧拓宽的方式,并将半填半挖方案应用于所有路段。横向半填半挖路基施工中,对于填方高度>5m的情况或是存在陡坎时,较合适的是横向开挖台阶,宽度至少达到2m。为提高路基横向均匀性,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非岩质挖方一侧路床的具体范围,对该处采取超挖处理措施,以横断面的形式为参考合理控制超挖宽度。以路基宽度B为参考,若挖方断面宽度超过0.5B,此条件下超挖至路基半宽;反之,若宽度未超过0.5B时采取超挖至路基全宽的方式。部分路基位于纵向挖填交界区域,若挖填高差超过5m时必须加强对路槽底部的处理,于该处组织超挖回填作业,该部分长度至少应达到10m。对于地下水发育的路段则要加强排水作业,于填挖交界区域施作横向排水沟,以免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完成超挖作业后使用优质填料回填,较为合适的是河道砂砾,要求其具有较强的透水。

5.5特殊路基设计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得知,SK1+700~SK2+500段部分路段存在过湿土,天然含水量为28%~35%,天然孔隙比为0.75~1.0,可以得知其并未达到软土的界定标准,但对该处采取压实处理措施后实际压实效果无法满足要求,即压实度<96%,出于提高基底稳定性、最大限度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需对该部分采取处理措施。此处选择翻挖晾晒的方式,完全开挖过湿土,使其统一在道路上晾晒,期间加强对含水量的检测,若实测结果达到最佳含水量则可以逐层回填并碾压。

5.6路基排水设计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路基存在区别,即前者宽度较大、后者则偏窄,根据施工现场的降雨特点,经过计算后将边沟设为矩形断面形式,其中一级公路边沟的底宽和深度都按照60cm控制,二级公路均按照40cm控制。盖板边沟是较为合适的方式,除了提高公路排水效率外,还可以扩宽人行通道,因此将其设置在挖方边沟处。排水设施沟施工过程中,以30cm厚M10号浆砌片石为材料,做好加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沟底纵坡,使该值至少达0.3%。部分路段涉及到多级挖方边坡,该处需施作平台截水沟以及急流槽,目的在于高效排出坡面积水。对于山坡倾向路基的情况,则要加强对路堑坡顶外部的处理,于该处修筑截水沟,通过该装置外排山坡水,具体为30cm厚M10浆砌片石矩形沟。

 6结语

公路改扩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行之举,有助于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给车辆的通行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案例工程中,按照所提的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改扩建施工作业,实际施工效果良好,具有参考价值。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混凝土切割机 智慧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