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中铁城际智能加药系统是如何解决污水处理药剂投加难题的?

新闻时间:2025-07-31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admin

中铁城际智能加药系统通过AI算法驱动、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智能硬件协同,解决了污水处理中药剂投加不精准、能耗高、人工依赖强等难题,具体技术路径如下:

一、核心技术方案

矾花图像识别+水质参数联动控制

部署防腐型工业相机实时拍摄矾花形态,通过CNN图像处理算法提取矾花密度、粒径等特征参数;结合浊度、pH、温度等在线传感器数据,利用LSTM神经网络预测未来15-30分钟水质变化趋势,动态调整混凝剂(如PAC)基础投加量;强化学习(RL)算法优化长期投药策略,减少药剂浪费(某污水厂应用后药耗降低15%-20%)。

前馈-反馈双闭环控制机制

前馈控制:基于进水流量、浊度等参数预测药剂需求,提前调整投加量(如高浊度冲击时自动增加絮凝剂);反馈控制:通过实时监测出水水质(如COD、SS),利用PID算法动态修正投加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

多药剂协同与工艺优化

针对含油废水等复杂场景,开发色度-PAC补偿模型,联动在线色度仪动态调节投加量(某工业项目改造后药剂成本下降40%);与曝气系统、污泥处理系统联动,实现曝气量-药剂投加-污泥回流的四级协同控制,综合能耗降低25%。

二、关键技术突破

智能硬件升级

采用碳化硅计量泵,寿命从6个月延长至3年,耐腐蚀性提升3倍;防腐型设备设计(IP68防护),适应海水、高盐废水等极端环境。

AI算法迭代能力

滚动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每15分钟自动更新参数,适应水质突变;支持强化学习(DQN算法),通过试错学习优化投药策略(某案例药耗降低28%)。

故障预警与低碳管理

提前7天预警设备故障(如加药泵轴承磨损),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自动统计吨水药耗碳排放,生成《减碳报告》(如PAC每kg对应0.28kg CO₂)。

三、应用效果与优势


指标                             传统方式            中铁城际系统                          提升效果


药剂消耗成本    高(依赖人工经验)    降低15%-28%    年节约超百万(某钢厂案例)    

出水水质达标率    95%左右    99.8%    减少罚款与环保风险    

人工运维强度    三班制6人    远程无人值守(1人巡检)    人力成本下降80%    

设备寿命    1-2年    3-5年    维护费用降低50%    

四、典型场景案例

工业废水处理(河北某污水厂)

难题:碳源投加过量导致成本高,低温期反应效率低;方案:AI预测COD/TP比值,动态调节碳源投加量,联动铁盐投加模型;效果:药耗成本下降28%,总氮稳定低于10mg/L。

雨季浊度冲击应对(某自来水厂)

难题:暴雨导致原水浊度突增,传统方式投加滞后;方案:LSTM预测浊度趋势,提前切换混凝剂配方;效果:矾花沉降速度提升40%,出水浊度稳定达标。

中铁城际智能加药系统通过“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智能化,将药剂投加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实现精准控制、降本增效与低碳运营,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化解决方案。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 地下水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