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型城镇化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特点?
新型城镇化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政策导向、实践案例及空间治理逻辑:
一、空间重构:优化城乡要素布局
“三生空间”统筹治理
通过系统整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解决耕地碎片化、建设用地低效化、生态退化等问题。例如佛山高明区通过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推动产业集聚与生态廊道建设,形成“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格局。城镇功能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如湛江廉江市改造国道325沿线排水系统、补齐道路短板,提升城镇防洪排涝能力与宜居性。同时注重历史风貌保护,避免“大拆大建”,保留乡愁记忆。
二、城乡融合:促进要素双向流动
土地指标跨区域交易
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节余指标调剂至城镇使用,反哺乡村振兴。例如嘉兴新塍镇通过整治腾挪建设用地指标,支撑城乡产业融合。
人口与产业协同
通过宅基地整理释放农村人口,引导其向城镇或新型社区集中,同时引入农文旅融合项目。如海南临高县新盈镇打造渔港经济区,推动渔民转产就业。
三、产业驱动:激活城乡经济动能
存量用地高效利用
整治低效工业用地、闲置宅基地,升级为科创园、产业园。例如广州从化区盘活旧厂房发展田园综合体,实现“工业上楼”与产业转型。
新业态导入
结合农用地整治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模式。湛江廉江市在整治后的农田植入稻田小火车、红色研学等业态,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区。
四、生态筑基:强化可持续发展
系统性生态修复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如湛江廉江市修复九州江-武陵河生态护岸,提升防洪能力与生物多样性;海南临高县修复红树林湿地,增强海岸带防护功能。
绿色技术应用
推广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技术,保障耕地质量。佛山高明区通过土壤修复新增耕地134.79公顷,提升粮食产能。
五、政策创新:探索长效治理机制
多元资金整合
综合运用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及专项债,如湛江廉江市通过“资源-资产”增值模式吸引国企投资农文旅项目。
权益保障与共享
建立村集体以资产入股、农民参与分红的机制。例如海南临高县将整治收益反哺本地产业,确保农民共享发展红利。
数字化管理
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平台,实现整治过程全周期监管,提升治理效能。
新型城镇化型项目以空间优化为骨架、城乡融合为纽带、产业升级为动力、生态修复为基底,通过政策创新与市场化运作,实现从“单一土地整治”向“全域综合治理”的转型。其核心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空间与资源支撑。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