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土地综合整治占补平衡与指标购买政策解析

新闻时间:2025-09-22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admin

一、占补平衡制度的核心要点

政策目标与范围
占补平衡旨在通过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革后,所有占用耕地行为(包括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均需落实补充责任,仅少数特殊情形可豁免。补充耕地来源涵盖国土调查中的非耕地地类(如园地、林地、未利用地等),但需优先恢复优质耕地,遵循“以水定地”原则。

管理机制创新

“以补定占”管控:以2020年稳定利用耕地总量为基准,省域内新增耕地面积作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上限,实现总量动态平衡。分级管理:国家管总量、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差别化管控耕地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例如,耕地保护目标低于上一轮规划的省份需建立补充耕地储备库,严格挂钩核销指标。

质量与生态要求
补充耕地需通过质量验收,确保质量不低于被占用耕地,并强化后续管护。生态脆弱地区需优先考虑生态修复,禁止强行垦造耕地破坏环境。

二、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流程与规则

交易类型与适用范围

省内协议交易:适用于县级政府或项目建设单位购买本省指标,需通过省级交易平台完成,价格不低于最低价(如青海规定数量指标最低1.8万元/亩)。跨省调剂:仅限国家统筹的重大项目,如东部省份调入中西部节余指标,价格较高(如北京70万元/亩),资金用于乡村振兴。

交易流程

协议交易:
(1)出让方提交申请及验收材料;
(2)省级审查合法性、有效性;
(3)公开挂牌竞价,最高报价者成交;
(4)签订合同并支付全款,指标划转备案。跨省调剂:
(1)调出方核定节余指标并上报;
(2)国家匹配需求并公示方案;
(3)资金拨付与指标划转,中央财政统筹90%资金给调出省。

价格形成机制

成本加成:涵盖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后期管护等直接成本,以及生态补偿等间接成本。质量溢价:高等别耕地(1-4等)价格比低等级高30%-50%。例如,浙江补充耕地指标均价13万元/亩,广西5万元/亩。

三、占补平衡与增减挂钩的区别

功能定位

占补平衡:聚焦耕地数量与质量补偿,适用于各类占用耕地场景。增减挂钩:通过城乡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生成节余指标,允许跨省流转,主要用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指标用途

占补平衡指标仅用于补充耕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转为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城镇开发,收益反哺农村。

四、政策衔接与风险防控

新旧政策衔接
原补充耕地储备库指标可继续使用,但新实施项目需按“以补定占”要求匹配新增指标。

风险管控措施

合规审查:禁止违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严格审核工商企业流转耕地行为。信用管理:违规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如青海对未履约的竞得人取消交易资格。生态保护:开发未利用地需评估水资源承载力,避免生态破坏。

五、实践建议

区域策略

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应通过省域调剂获取指标,降低用地成本;中西部地区可依托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获取乡村振兴资金。

项目管理

优先实施“旱改水”“坡改梯”等工程提升耕地质量;探索“点状供地”模式,破解乡村旅游等产业用地瓶颈。

监测与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补充耕地利用情况;定期开展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确保指标真实有效。

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占补平衡与指标交易是耕地保护的核心工具,需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未来政策将强化质量管控与市场化机制,推动耕地保护从“数量平衡”向“质量提升”转型。实际操作中需重点关注区域政策差异、合规性审查及生态影响评估。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 地下水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