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全域土地整治奖补资金的定义与核心要点
一、定义
全域土地整治奖补资金是省级财政预算安排,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县(市、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工作实施奖励性补助的资金。其核心目标是激励地方政府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通过财政杠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治理模式。
二、资金来源
财政统筹主要来源于省级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收益等。部分省份(如广东)从省级补充耕地指标库中提取部分指标交易收益用于奖补。政策创新鼓励通过财政资金联合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设立国土综合整治基金,扩大资金池。
三、资金分类与标准
全域土地整治奖补资金通常分为两类,具体标准因地区政策而异:
基础奖补按项目规模或固定额度发放,例如广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复垦面积30%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绩效奖补广东省:按年度排名分三档(前3名1000万、4-8名600万、9-16名300万),单个县累计最高3000万元。广西:按基础评分(100分)和加分项(最高20分)综合评定,最高奖补1500万元。根据整治成效评估结果分档奖励,例如:
四、资金用途
奖补资金需严格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包括:
农用地整理:耕地提质改造、撂荒地复垦等。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宅基地退出、低效工业用地腾退等。生态保护修复:水系治理、矿山修复、森林保育等。后期管护:项目验收后的长效运维。
禁止用途:不得用于与整治无关的行政开支或形象工程。
五、政策实施案例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通过“四田四地四治”集成整治,入选2024年省级第一档奖补(1000万元),重点打造“良田连片、生态优美”的新格局。深圳盐田区:探索“空间置换+功能复合”模式,整合零星耕地与建设用地,获专项债及财政奖补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对成效评定得分90分以上的项目授予“自治区示范项目”称号,并配套最高1500万元奖补,推动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
六、政策意义
土地资源优化:破解耕地碎片化、建设用地低效化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通过财政激励引导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乡村振兴支撑: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反哺产业融合与基础设施提升。
提示:具体申报需结合地方政策,建议关注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发布的年度申报指南,并提前规划项目与资金使用方案。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