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新闻时间:2025-08-14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admin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依据最新政策文件及实施要求整理如下:

一、基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明确要求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改善生态环境,为整治活动提供法律框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提出统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升用地效率,成为整治工作的战略指引。

二、核心政策文件

《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

正式启动全国试点,明确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统筹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及生态修复。提出“三区三线”调整规则,强调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并重。

《关于严守底线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15号)

强化规划刚性约束,要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本依据,禁止突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发〔2024〕149号)

推动整治从试点转向全国,提出以县域统筹、乡镇实施为单元,优化土地开发利用方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4〕57号)

细化整治内容、实施路径及负面清单,明确“三区三线”调整程序、土地权属管理要求等。

三、实施原则与要求

规划先行

必须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

优化土地开发方式

允许对土地用途进行局部微调,如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盘活存量用地。

生态保护优先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协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修复生态基底。

群众权益保障

建立全流程参与机制,确保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四、技术支撑与实践要求

实施方案编制

需包含整治目标、任务、资金测算等内容,重点明确农用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减量提质等指标。

负面清单管理

禁止违背农民意愿的大规模搬迁、破坏乡村特色风貌等行为,严控试点范围。

动态监测与验收

建立项目全周期监管机制,确保整治成效符合规划目标。

五、政策演进与深化方向

从试点到全面推广:2019年启动试点,2024年政策全面铺开,形成“县域统筹、乡镇实施”的标准化路径。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土地整治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释放城乡要素流动潜力。

总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依托系列政策文件构建制度框架,强调规划刚性、生态优先与群众权益保障,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 地下水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