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AI+物联网:中铁城际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新闻时间:2025-09-26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admin

中铁城际智慧供水系统通过AI+物联网技术实现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御”的转型,主要依托以下技术路径:

智慧供水主图.jpg

1. 全维度实时监测网络构建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压力计、流量计、水质传感器等)对管网压力、流量、水质等参数进行秒级监测,结合声学传感技术实现漏损定位精度达0.3米。例如,在华北某城市部署的声波传感器网络,可识别0.01MPa级压力波动,漏损率从22%降至4%。

2. AI预测模型驱动风险预判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多维预测模型:

水质预警:通过余氯、浊度等16项指标的动态分析,提前12小时预测水质恶化趋势,自动触发消毒设备调整;爆管预判:结合水力模型与历史数据,实现爆管风险预测准确率超85%,停水影响范围缩小90%;设备故障预警:振动传感器+红外热成像技术构建设备健康指数模型,提前5天预警故障。

3. 智能决策与联动控制建立“感知-决策-执行”闭环体系:

应急场景自动生成最优处置方案,如爆管时30秒内完成关阀路径规划,停水时间压缩70%;远程控制消毒设备自动增投次氯酸钠,武汉案例显示处置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数字孪生平台模拟极端天气下的管网压力变化,预演应急调度策略。

4. 漏损控制与能耗优化

采用DMA分区计量技术,结合边缘计算网关实时监控输入/输出水量差异,某城市年漏损率从18%降至8%;智能调度算法优化水泵运行参数,千吨水电耗下降12%,年节约电费超200万元。

5. 区块链存证与安全防护构建“网络-数据-终端”三维防护体系:

国密SM4算法加密传感器数据,传输延时控制在8ms内;关键操作日志上链存证,实现非法篡改事件100%可追溯;工控蜜罐技术诱捕攻击行为,误报率低于3%。

通过上述技术融合,中铁城际系统将管网故障发现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秒级,运维成本降低30%,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9.8%,真正实现从“抢修响应”到“风险预防”的范式转变。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 地下水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