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土地储备专项债发行流程及实操要点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土储专项债)是地方政府为土地储备项目筹集资金的重要工具。下面这张表格汇总了发行的核心条件、流程和关键要点,帮助你快速把握全貌。
| 核心维度 | 关键要求与流程节点 | 实操要点与常见风险 |
|---|---|---|
| 发行前提 | 1. 项目准入:纳入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在“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标识码。 2. 土地来源:优先支持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如企业无力开发的地块),确有需求的新增项目也可申报。 3. 实施主体:必须为纳入“全国土地储备机构名录”管理的机构。 4. 收益平衡:项目自身未来产生的土地出让收入等收益,必须能够覆盖债券的本金和利息,实现融资自平衡。 | - 存量优先:2024年11月7日后供应的土地不得作为存量闲置土地申报。 - 权属清晰:地块必须产权明晰,无抵押、查封等权利限制。 |
| 发行流程(非试点地区) | 1. 项目谋划与材料准备(通常在前一年9-10月):筛选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融资收益平衡方案等核心材料。 2. 市级审核与上报(通常在前一年10-11月):市级自然资源和财政部门初审后汇总上报省级部门。 3. 省级复核与国家审核(通常在前一年11-12月):省级部门复核后,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审核。 4. 额度分配与发行(当年1-3月):审核通过后,由省级财政部门择优安排发行。 | - “一案两书”:申报核心材料通常指项目实施方案、财务评估报告和法律意见书。 - 时间窗口:非试点地区有集中申报期(如每年10月底前)和补充申报期,务必提前准备。 |
| 发行流程(试点地区) | 1. 项目谋划与材料准备:与非试点地区要求基本一致。 2. 省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项目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省级财政部门即可组织发行。 3. 备案:项目清单同步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备案。 | - 常态化申报:试点地区可随时滚动申报,无需等待国家部委审核,流程更高效。 - 试点范围: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0省份和雄安新区。 |
| 资金与项目管理 | 1. 资金使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资金可在同一项目内不同地块间调剂使用。 2. 偿还来源:以项目对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或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偿还。 3. 债券期限:根据项目收益实现周期合理确定,原则上不超过5年。 4. 监督管理:省级部门需于每年第三季度联合上报上年度专项债券使用情况,国家部委会进行随机抽查。 | - 防止资金空转:严禁利用债券资金反复回购土地,虚增财政收入。 - 收益覆盖倍数:通常要求项目收益对融资本息的覆盖倍数不低于1.2倍。 |
成功发行的关键要点
要确保土储专项债成功发行并高效使用,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提前谋划与部门协同
- 尽早启动:土地储备项目成熟度是评审的重要指标。应提前梳理存量土地,尤其在每年第三季度就开始谋划下一年度的项目,完成项目库的组建。
- 联动协作:这项工作由财政部门牵头,但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土储)部门的专业支持。双方需要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从项目筛选、材料编制到申报审核全程紧密配合。
夯实核心申报材料申报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审核结果。以下几项是重中之重:
- 融资收益平衡方案:这是材料的核心。需要对地块未来的出让收入进行审慎、合理的预测,并全面核算收储成本、前期开发费用和债券利息,确保收益能够足额覆盖本息。
- 法律意见书:由专业律师事务所出具,重点论证项目用地权属是否清晰、收储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这是防控法律风险的关键。
- 完备的支撑文件:包括项目纳入土地储备计划的证明、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标识码、土地权属证明等,确保所有合规性要件齐全。
关注政策动态与风险防控
- 跟踪政策:密切关注“自审自发”试点范围的扩大情况以及省级部门的具体实施细则,及时调整申报策略。
- 闭环管理:债券资金下达后,要加快支出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严格实行封闭运行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用,并及时将项目收益上缴用于还本付息。
希望这份详细的流程与要点解读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正在操作一个具体项目,并对某个环节(比如收益平衡测算或部门协调)有更深入的疑问,我很乐意提供进一步的分析。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